【
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】近年来,国家先后提出“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”、“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”、“加快建设质量强国、制造强国”等战略要求,同时能源需求刚性增长、电网建设高位投入、气候环境复杂易变、供应链风险不断增大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以数据融通化、资源化、业务化、运营化为手段,以数据链提质增效、供应链转型升级、产业链协同发展为主线,构建行业级电力物流云网,开创数据新体系、产融新业态、物流新模式、智造新生态,助力商贸新质转型。
一是数据管理新体系。数据融通化,通过物流全链条、设备全周期、资产全价值、系统全贯通,采集边端数据,接入云侧数据,汇聚行业级电力物流数据池,实现数据供得出。数据资源化,制定数据标准,搭建数据目录、模型,构建行业级电力物流数据库,实现数据流得动。数据业务化,在产融、物流、制造场景深化应用,实现数据用得好。数据运营化,推出数据主人,提升数据质量,实现数据保安全。
二是产融服务新业态。发挥核心企业信用优势,数据要素驱动产融服务。合同单据电子化,将线下、纸质的单证数据,进行线上采集和存储。业财数据融通化,通过行业独家授权的金税接口,开展发票实时验伪、智能校验。产融服务线上化,构建合同结算监控模型、供应商回款日历,进行超时预警、回款提醒;基于合同订单,提供应收账款保理,基于投标履约,以保证保险替代交易保证金。
三是电力物流新模式。数据要素驱动电力物流,提升供应链韧性。物流数据汇聚化,接入外部气象、物联数据,内部应急、电网数据,让各方系统“连起来”。监测预警模型化,应用企业用电数据,构建供应商停工预警;应用自研的物联终端采集数据,构建设备状态预警。应急保供协同化,构建应急数字实物资源池,实现储备可视化;根据常见的灾害、灾损,制定应急物资套餐;按时间优先,构建“网格化”调配策略。
四是智能制造新生态。数据要素驱动智能制造,引导电工装备高质量发展。质量数据全采集,制定25项物联标准,攻克多源异构数据统一接入难题,日均接入生产数据5000万条。质控协同全自动,透明工厂监测生产进度,实施敏捷协同制造;对1485家供应商、3600条生产线开展透明监造;对210个检测中心、24440个CMA(中国计量认证)/CNAS(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)试验数据开展透明检测。行业对标全智能,应用供应商和设备全生命数据,开展质量能力评估,在线出具行业洞察报告。